2021年“一带一路”农业和减贫十大热点

时间:2022-01-12 来源: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前言

崭新的2022年已如约而至,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研究团队对国际发展、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非合作等领域的年度梳理也进入第四年。这些梳理旨在厘清过去一年在本领域政策与实践进展,为后续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梳理中有挂一漏万之处,大家共同完善。

值此契机,感谢各位朋友对CIDGA的关注和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岁月如新!

 

一、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9日,中国已经同145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二、《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特别指出“一带一路”合作的减贫成效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特别指出,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合作国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打造农业合作示范区、开展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促进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各项相关目标。

 

三、一带一路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成效显著

2021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农业一直是合作的重点领域。今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务实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实现了中国农业与世界各国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目前,中国已与86个共建国家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与其中一半以上共建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工作机制。8年来,中国在共建国家投资农业项目820多个,投资存量超过170亿美元,2020年与共建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57.9亿美元。

 

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发展拓展新平台

2月5日,中国—巴基斯坦农业与产业合作信息平台正式启动,将促进中巴农业与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8月11日,巴西国际关系中心举办“技术、农业发展和对华关系”论坛,多位巴西农业领域专家表示,中国技术正在推动巴西农业实现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发展。

 

9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第四届年会暨2021“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乡村振兴合作交流论坛,国内外联盟院校近百人在线上参加会议,交流自身在农业教育科技方面的优势,讨论涉农高校的责任与担当,探索“一带一路”农业领域的国家减贫合作交流新路径。

10月举行的“第2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新建成的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培训基地,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技术,示范推广乡村振兴的新经验,探讨交流现代农业合作的新机制;期间,16个国家围绕“加强区域农业合作,保障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12月4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江苏大学主办的2021年“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镇江举行,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探讨后疫情时代农业机械化和国际合作、农业装备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农业装备企业“抱团出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五、启动“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建设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深化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协启动实施“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委托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负责“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建设。11月公布了100多家建设牵头单位的名单,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覆盖重要农产品的产业领域,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食物高效生产与农产品深精加工专业科技创新院”等12家科技创新院。12月7日,“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建设实践与机制研讨会顺利召开。

 

六、“一带一路”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合作意向声明发布

7月2日,为促进“一带一路”农业领域合作,提高农药产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药领域公平公正贸易与投资,中国、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越南农业部门就共同建立农药产品质量标准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发布了《促进“一带一路”合作 共同推动建立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合作意向声明》,并明确了下一步合作工作方案及工作机制。各方将在人类与环境友好型农药需求、农药品种目录制定、农药品种标准制定、研究与人员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七、金融减贫打通“最后一公里”

10月22日,“一带一路”金融减贫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聚焦“一带一路”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扶贫,探讨如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制定更好的金融扶贫政策、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等话题,为“一带一路”沿线深化金融减贫合作贡献智慧,运用金融工具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

 

八、“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减贫合作

继2016年和2018年两次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实施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之后,2021年11月19日,在第三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合作中的民生需求。小而美的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要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正如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助力产业减贫的菌草技术、竹藤编技艺、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等;以及中国援非的“万村通”卫星数字电视项目。

 

九、中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非洲与中国实现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在11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张,其中提到“共享减贫脱贫经验”,宣布与非洲国家共同实施包括减贫惠农工程在内的九项工程。

 

7月31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协办的“延安精神与中国脱贫”国际研讨会在延安举行,探讨中非如何携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9月,超粮集团坦桑尼亚公司获得坦桑尼亚政府批准的8万英亩土地(约折合324平方公里)建设合作开发园区,将在此开展种植业和出口加工,这也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农业项目。12月7日,由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的“2021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中非减贫合作:乡村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与会者围绕减贫和乡村发展议题,交流分享发展理念、经验做法,推进非洲减贫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十、RCEP为缔结方农产品贸易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4月15日,我国向东盟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缔结方包括东盟十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文莱、老挝)、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多签有“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从人口、GDP总量、全球贸易占比等角度而言,RCEP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较为集中在RCEP区域,在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比重中超过40%。协议各缔结方取消农业出口补贴、全面取消数量限制等政策将推动各协定成员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文中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吕慧琴,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