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型南南合作十大热点

时间:2022-01-12 来源: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前言

崭新的2022年已如约而至,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研究团队对国际发展、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非合作等领域的年度梳理也进入第四年。这些梳理旨在厘清过去一年在本领域政策与实践进展,为后续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梳理中有挂一漏万之处,大家共同完善。

值此契机,感谢各位朋友对CIDGA的关注和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岁月如新!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为南南合作树立新典范

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同属南南合作范畴。习近平主席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宣布务实合作举措,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9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GDI)。

今年1月,《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发布;8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10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抗疫援助及国际发展合作情况;12月,国际发展合作署开发建设的对外援助统计数据直报平台正式启动,首次实现了对民间援助数据的定期收集和梳理汇总。一系列进展表明,中国对外援助顺应时代要求,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进入新时代。

 

二、第20届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委员会召开

6月1日至4日,第20届南南合作高级别委员会在纽约召开,大会重申“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和“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承诺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付出更大努力,科学统筹,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巩固千年发展目标的成果。

会议指出,南南合作是南方人民和南方国家基于共同经历和目标开展的团结合作,具有重要的比较优势,是对南北合作的补充而非替代。会议重申,南南合作应继续遵循尊重国家主权、国家自主和独立、平等、不附加条件、不干涉内政以及互惠等原则。联合国各机构强调了南南合作对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鼓励发展中国家自愿加紧努力,加强合作并进一步提高发展实效。

会议期间,印度、巴西和南非减少贫困和饥饿基金(IBSA基金)等四支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管的南南合作基金所发挥的作用也得以呈现。


三、南南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

2021年6月,国际电联(ITU)与UNOSSC联合启动了南方国家应对新冠肺炎数字化创新挑战赛。挑战赛旨在探索可扩展的创新数字化解决方案,使来自南方地区的国家、社区、机构和个人能够应对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10月,在国际电联2021年全球创新论坛(GIF 2021)期间,25个参赛项目被选为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扩大数字创新会议的典型案例。

数字化转型为通过南南合作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提供了方向。2022年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也将以“迈向智能化和有弹性的未来”为主题,同时开放线上和线下展览。

 

四、南南合作活动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9月4日,以“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南南合作新格局”为主题的2021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南南合作为主题举办活动。本次论坛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非民间商会、中国南南合作网、全球南南发展中心项目共同支持。

论坛提出,南南合作在当今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下,仍将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数字化经济发展契机,积极应对挑战,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弥合数字鸿沟的发展合力。论坛介绍了北京市“两区”建设和打造开放新格局进展,发布了《数字经济与中国》研究报告、《工业园区国际指南》(中文版)和《南南合作在行动——十年深耕中坦农业与减贫合作》专刊。

 

五、南南合作智库网络全球联盟发布南南和三角合作(SSTC)的制度化和影响评估报告

过去40年中,南南和三角合作(SSTC)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一种主要方式,从临时或一次性活动转变为正式化活动并被纳入国家和区域计划、发展战略和框架。BAPA+40成果文件承认南南合作日益制度化,并承认建设“制定和实施南南和三角国家发展政策、战略和计划所需的机构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南方国家面临着协调、管理、监测和评估发展援助计划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UNOSSC)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一直共同支持南方智库发展。通过南南全球思想家倡议——南南合作智库网络全球联盟对SSTC进行研究。今年9月,该智库网络发布了三篇研究成果,分别为《南南合作影响评估方法论的多样性:从效率角度分析拉丁美洲南南合作的体制框架》、《推进替代发展范式:印度技术和经济合作计划的案例研究》、《南南合作体制安排的作用——厄瓜多尔和斯里兰卡的经验》。

 

六、南南合作日:中国支持南南合作的5年、20年与70年

9月12日是联合国南南合作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努力加大应对疫情、实现恢复的力度,同时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当前,南南和三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习近平主席在贺信、讲话中分别提到南南合作的“5年”、“20年”与“70年”,即今年是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周年、中国菌草技术援外20周年、中国参与对外援助70周年。中国迄今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援助,实施了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共40多万人次。

 

七、UNOSSC和UNDP发布《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优秀实践案例:扩大非洲制造的解决方案》

非洲国家一直在与各种发展行为体合作,制定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措施。通过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创新模式,非洲各国得以共享解决方案,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共同发展挑战。

今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合作推出了《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优秀实践案例:扩大非洲制造的解决方案》。该报告介绍了一系列非洲南南发展创新方案,主题覆盖教育、气候变化、环境治理、可再生能源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内容,旨在激发更多非洲制造的创新方案,同时促进与全球伙伴共享发展知识。

 

八、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共同推动南南合作

9月,FAO、IFAD、WFP三大联合国粮农机构共同发起“农业食品系统转型和来自全球南方的声音”活动。本次活动以“全球南方农业食品系统转型的挑战、解决方案和规划”为主题,就如何调动全球南方国家协同合作展开交流对话。

参会者分享了来自印度、肯尼亚、乌干达、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的众多农业发展经验,并就南方国家如何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和提高影响力展开讨论。FAO、IFAD、WFP对设定南南和三角合作联合议程发表观点。

 

九、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南南合作状况的报告《防止 COVID-19 传播和促进恢复的南南政策和计划》

10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向联合国经济和金融委员会(第二委员会)汇报了秘书长关于南南合作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重点介绍了今年联合国发展系统为扩大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南南合作、三角合作倡议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落实第二次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 (BAPA+40) 布宜诺斯艾利斯成果文件中的建议等。报告还强调了联合国在南南合作主流化和制度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十、南南合作知识分享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

10月21日,UNOSSC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优秀实践分享南南合作研讨会”。来自国内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数十家重要智库代表120余人与会研讨。

会议指出,中国在扶贫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为人类解决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是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对于创新国际贫困治理理论、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都具有重要意义。

消除贫困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知识和经验分享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机制之一。借助“国际消除贫困日”契机,此次研讨会聚焦消除绝对贫困这一首要目标,分享脱贫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知识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智库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对话提供平台。

 

(文中部分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徐秀丽,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曹瀛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