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研究生】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21-09-01 来源: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国在科技创新、制造业、减贫、农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中国发展经验被认为是可以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时随着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对国际多边机构、中国倡议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其他渠道和形式的国际发展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中国在国际发展场域的影响力在日益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特设立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发展政策与比较、国际发展合作治理和全球农业合作治理。


( 公共管理学科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培养类别

硕士,博士

一级学科名称

公共管理

学科代码

1204

覆盖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农村发展与管理1204Z1,社会保障120404,行政管理120401,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1204Z2

学习年限

硕士生:2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博士生:4年,硕博连读生含直博生:5

学分

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

博士生:普通博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培养环节10学分;硕博连读/直博生总学分不少于5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45学分,培养环节10学分。

研究方向

农村发展与管理(全球治理与发展;扶贫、治理与发展;公共政策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发展创新、推广与传播;发展伦理、权利与法制)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与贫困;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行政管理(发展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科学技术与行政管理;农业科技政策与管理;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农业教育政策与管理;农村教育管理与政策;中外高等教育管理比较;艺术教育与管理;体育教育与管理)

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国别发展政策比较;国际发展合作治理和全球农业合作治理)

培养目标

硕士生:具备公共精神与人文关怀,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级专业工作的能力,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种实践性的工作或者专门研究工作。

博士生:具备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提出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与全球发展相关的公共管理领域和发展领域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与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种实践性的工作或者专门研究工作,在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在与公共管理学相联系的机构从事教研工作;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展创造性的工作,适应学习型和创新性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硕士

普博

直博*

硕博

备注

公共学位课

71120007

硕士学术综合英语

2.0

春、秋


必修


硕博生二选一


91120002

学术交流英语口语

2.0

春、秋



五选一


91120003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2.0




91120004

学术英语写作

2.0

春、秋




91120005

学术英语读写

2.0

春、秋




91120006

实用文体英汉互译

2.0




7113000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必修


必修


7113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必修


必修


9113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必修

必修


71120002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1



必修

必修

必修


71120005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与学术写作规范

1


必修

必修

必修


公共选修课

72800004

人文社科类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

1

春秋






专业学位课

硕士生9学分

普博生9学分

直博生16学分

硕博生16学分

73123401

发展与管理类专业外语与文献研读

1

①④

必修


必修


73123414

公共管理学

2

②③④

必修


必修


73123406

公共政策分析

2

①②③④

必修


必修


73123415

社会研究方法

2

①③④

必修


必修


93123408

高级公共管理学

2

①②④


必修

必修


93123409

公共管理研究专题

2

①②③


必修

必修


93123410

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3

①③④


必修

必修


73123402

高级发展学

2

②④

选修



发展硕士生必选

73123410

社会保障学

2

①④

选修



社保硕士生必选

73123413

人口学专题

2

①④

选修



社保硕士生必选

73123416

领导力和公共行政伦理学

2

①④

选修



行管硕士生必选

73123407

教育学理论与方法

2

①③④

选修



教经硕士生必选

73123417

国际发展合作

2

    

选修


选修

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硕士必选

73123418

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

2

    

选修


选修

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硕士必选

93123401

高级发展学专题

2

②④


选修

选修

发展博士生必选

93123407

社会保障研究专题

2

①④


选修

选修

社保博士生必选

93123411

全球农业治理

2

    


选修

选修

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博士必选

93123412

非洲与国际发展专题

2

    


选修

选修

国际发展政策与治理博士必选

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74123412

现代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

2

②④

选修

选修

选修

硕士生、博士生选修

74123417

公共经济学

2

①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74123414

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

3

①②③④

选修

选修

选修

硕士生、博士生选修

74123403

性别与发展

2

①③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74123601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2

③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74123406

发展政治学

2

选修

选修

选修

硕士生、博士生选修

74123416

发展社会学前沿

1.5

①④

选修

选修

选修

硕士生、博士生选修

74123415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2

①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74123413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

2

①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74123409

教育督导与评价

2

春双

①④

选修



硕士生选修

94123404

发展研究前沿

2

①②③

选修

选修

选修

硕士生、博士生选修

94123409

发展研究方法

2

①②③


选修

选修

博士生选修

94123402

技术创新经济与管理

1.5

秋(单)

①④


选修

选修

博士生选修

731339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





硕士、博士必选2学分

731339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73133904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2





731339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2





73133906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2





7313390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7413390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选读

2





74133902

政治学专题研究

2





74133903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究

2





74133904

中国共产党“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

2





74133906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研究

1





直博生*:包含“SZ”和“ZB”学号打头学生

授课方式*:请填写①案例教学②全英文授课③混合式教学④其他

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备注

硕士生

普博生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院要求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1个月内;论文工作计划:第2学期第1个月内;实践计划、论文工作计划:第2学期第1个月内;



2.博士生资格考试

同学院要求


第3学期

第5学期

2.0

博士生必修

3.实践教育

同学院要求

第2-3学期



4.0

硕士生必修

4.开题报告

同学院要求

第2学期

第3学期

第5学期

2.0

硕士、博士必修,博士生必须完成50篇(含10篇以上英文)以上文献阅读

5.教学实践

同学院要求


第1-5学期

第1-7学期

2.0

博士生必修

6.学术交流

同学院要求


第1-7学期

第1-9学期

2.0

博士生必修

7.论文进展报告

同学院要求


第5学期

第7学期

2.0

博士生必修

8.中期考核

同学院要求

第3学期

第5学期

第7学期



9. 论文预答辩

同学院要求


第7学期

第9学期


毕业答辩的博士生不要求

10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

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生在以下本科课程中补修2门:普通发展学、社会学与发展、农村发展政策、管理学;博士生在以下硕士课程中补修2门:公共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

11.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普博生/硕博连读生:学位论文答辩前,资格审查时,以第一作者(如为第二作者时,导师须为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或以上级别的来源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SCI、SCI、EI、A&H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如为第二作者时,导师须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

毕业答辩的博士生:不要求。

本学科主要文献、书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2               

摆脱贫困

习近平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3               

高级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范柏乃、蓝志勇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4               

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

艾尔·巴比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5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威廉·N·邓恩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6               

中国社会政策

岳经纶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7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读书报告

全部必读

     8               

正义论

约翰•罗尔斯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必读

     9               

西方哲学简史

伯特兰ž罗素

读书报告

全部选读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读书报告

全部选读

 11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陈向明

学科综合考试

全部选读

 12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Elinor Ostrom

读书报告

发展选读

 13              

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

陈洪捷、施晓光

学科综合考试

教经必读
























 

 

 


 

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要求

一、博士生资格考试

博士生应在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课程学分后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博士生进入论文工作前的学科综合考试,重点考察博士生是否掌握了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是否具备了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学术能力。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者方能进行博士论文开题,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可以补考一次,重新考核通过者的学位论文必须进行校级抽查;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做退学处理或转硕培养。

博士生资格考试普博生于第三学期初进行,硕博连读生于第五学期初进行。考试采取集中闭卷形式,内容包括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前沿研究领域。考试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基本理论40%,基本研究方法40%,前沿研究领域20%,70分为通过。

博士生资格考试记2学分,具体办法参见《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资格考试办法》。

二、开题报告

(一)博士生开题报告

博士生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第三学期内完成,具体时间由所在院系决定。自开题报告通过至申请学位答辩的时间不少于两年。经评审通过的开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并在博士生培养档案中保存。

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经费预算、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应按规范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要求附后。

开题报告审核以学术报告会的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或研究方向内公开进行,并由本学科专业组织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至少5名)进行考核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召集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开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开题。

开题前学生为探寻研究问题而开展的相关研究经历和文献的阅读数量一般达到50篇以上,包括本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献,其中10篇以上英文期刊论文。严格选题和选题论证过程,强化预期产出的创新性和质量要求。加强开题后博士生、开题小组与导师的反馈与沟通机制。

开题报告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标准进行评价,优秀比率不超过20%,具体要求和评审标准见下。通过开题报告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开题,重新考核通过者的学位论文必须进行校级抽查。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二)硕士生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期内完成,具体时间由导师或所在院系决定。经评审通过的开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各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并在硕士生培养档案中保存。

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经费预算、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应按规范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要求附后。

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硕士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开题报告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标准进行评价,优秀比率不超过20%,具体要求和评审标准见下。通过开题报告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开题,重新考核通过者的学位论文必须进行院级抽查。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三)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及评审标准

1. 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选择(30%)

标准:所陈述的主题和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所陈述的主题和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具有学科相关性,能否通过研究过程和结果充分反映研究生获得学位所应具备的学术能力;研究理由是否充分。

2. 文献综述(30%)

标准:所阅读的文献是否充分全面;是否抓住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国外研究主要针对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3. 研究设计(30%)

标准:研究设计是否有内在逻辑性,整体性和可行性;研究目标是否清晰研究方法是否适用;研究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主要针对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4. 论证过程(10%)

标准:是否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是否准确。

(四)论文选题的改动

  1. 经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选题,将上报研究生院备案。研究生一般不能随意改换题目,可以经导师同意在原选题范围之内进行调整。

  2. 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审核之后要求进行改题的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应在考核小组做出改题决议之后30天内重新开题,并由考核小组重新考核,通过之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3. 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已经审核通过,但在论文工作中因种种原因确实需要改题的,在经导师签字同意之后,提交改题申请,说明改题的理由和可行性。重新向考核小组汇报,经审核通过之后备案,开题时间从改题之后计算。

  4. 论文中期进展检查时发现学位论文题目与开题报告不符,且未经考核小组审核和备案者,本次考核作为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考核,通过者,按此时间计为开题报告通过,但答辩必须延期进行。

三、论文进展报告

论文进展报告应在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第五学期(普博生),第七学期(硕博连读生)内完成,具体时间由所在院系决定。自论文进展报告至申请学位答辩的时间不少于一年。经评审通过的论文进展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并在博士生培养档案中保存。

论文进展报告应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计划要点和调整情况;第二部分是研究工作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包括:改进的文献综述、已完成的研究活动和研究内容等进展以及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第三部分是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有待完成的研究、下一步研究面临的困难、预计的解决方案、以及研究进程计划表。

应以学术报告会的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或研究方向内公开进行,并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至少3名)为主体进行考核评审。论文进展报告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标准进行评价,优秀比率不超过20%。通过论文进展报告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报告;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五、实践环节考核要求

(一)博士生教学实践考核

博士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考核一般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学术型博士生在学期间选定一门不少于2学分的课程,全程参与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参与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准备、课程学习辅导及批改作业,指导实习、实验;编写课程教材、实验指导手册等。提高博士生的教学能力。博士生积极参与本学科研究生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提高博士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主讲教师负责对博士生教学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标准进行评价,学科的优秀比率不超过20%。通过者记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具体要求详见《中国农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管理办法》。

(二)硕士生实践教育与考核

硕士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实践教育。在学期间,硕士研究生应深入实际或基层一线,结合专业所长,完成1-2个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加强对三农的认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践教育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实践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20个工作日)。

本学科专业组织的实践评审小组(至少3名)进行考核评审,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标准进行评价,学科的优秀比率不超过20%。通过者可获得4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考核;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具体规定和要求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管理办法》执行。

六、学术交流环节考核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有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主要包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外短期访学、中外联合项目等。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本学科研讨会、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其中至少一次为本学科领域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至少一次为学生本人在二级学科(含)以上范围内所作的学术报告。

导师应加强对博士生的学术交流训练,定期安排博士生在实验室或组会上进行文献研读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并对博士生语言表达、幻灯片的制作、报告的撰写等进行指导。每位博士生每学期不少于1次。

学术交流训练一般在毕业资格审核前完成,博士生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一份学术墙报,一份本人报告的幻灯片(ppt),经导师审定签字后交所在学院核定并留存,登录成绩,获得学术交流环节2学分。

七、中期考核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

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进入学习中期的检查,中期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博士生回顾和总结研究进展、综合能力训练情况,及时了解和帮助博士生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和专业学术能力发展。

博士生参加中期考核应提交:①论文进展报告,主要包括:研究计划要点和调整情况、研究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经费使用情况及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②综合能力训练有关材料,包括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能力考评材料。

博士生中期考核应以学术报告会的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或研究方向内公开进行,并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至少3名)为主体进行考核评审。

中期考核通过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并将该生列入重点跟踪名单,重新考核通过者学位论文必须进行校级抽查。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普博生中期考核应在第5学期末进行,硕博连读生中期考核应在第7学期末进行,具体规定和要求按《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

(二)硕士研究生

中期考核是对硕士生进入学习中期的检查,中期考核的目的是督促硕士生回顾和总结研究进展、实践能力训练情况,及时了解和帮助硕士生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硕士生的研究工作和专业学术能力发展。

硕士生参加中期考核应提交:①论文进展报告,主要包括:研究计划要点和调整情况、研究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②实践能力训练有关材料。

硕士生中期考核应在第3学期末,以学术报告会的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或研究方向内公开进行,并由硕士生导师指导小组(至少3名)为主体进行考核评审。

中期考核通过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新考核通过者学位论文必须进行院级抽查。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处理。

七、博士论文预答辩

博士论文预答辩应在申请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查之前进行,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第七学期(普博生),第九学期(硕博连读生)初完成,具体时间由所在院系决定。预答辩按照通过、不通过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才能进入学位申请的论文资格审查环节。申请毕业答辩的博士生不要求进行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的组织与答辩一样,公开进行。预答辩小组由至少五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专家组成,其中正高职称的不少于3人、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的不少于3人、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

博士论文预答辩的主要考核内容:

1. 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表述

所陈述研究问题是否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所陈述的主题和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具有学科相关性,研究问题的操作化处理是否得当。

2. 文献综述

所评述的文献是否充分全面;是否抓住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恰当的评述;文献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清晰。

3. 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

能否通过研究过程和结果充分反映研究生获得学位所应具备的学术能力。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论证是否逻辑合理、表述清晰;研究设计、研究发现等是否正确且具有创新性。

4. 研究规范

论文结构是否完整,各个部分之间内在联系是否紧密、逻辑合理;文字表达是否流畅、严谨;图、表、文献等格式是否规范。

5. 答辩过程

论文展示是否严谨;是否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