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Xu Jin

副研究员

徐 进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副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助理

联系电话:(010)62737509

电子邮箱:xujincissca@cau.edu.cn

办公地点: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新图书馆7楼7311室

 

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贫困、乡村发展,特别关注非洲、东南亚的乡村发展和贫困问题。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文化纵横》等多个期刊。第二作者身份参与的“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框架研究”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一、研究领域

国际发展、援助;减贫、乡村发展等

 

二、教育经历

2012.9-2019.7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管理学博士

2006.9-2008.7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翻译),文学硕士

1999.9-2003.7 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文学学士

 

三、工作经历

2020.7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副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

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助理

2018.5-2020.7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助理

2008.7-2018.3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官员

2005.6-2006.8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编辑

 

四、教授课程

博士研究生:非洲与国际发展

MPA研究生: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

硕士研究生(留学生):《高级发展学》(曾)

 

五、研究成果

1. 徐进、李小云. 论脱贫的稳定性与减贫动力变化的若干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33-42.

2. 徐进、李小云、武晋. 妇女和发展的范式: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实践张力——基于中国和坦桑尼亚实践的反思. 《妇女研究论丛》,2021(2):14-26.

3. 李小云、林晓莉、徐进. 小农的韧性:个体、社会与国家交织的建构性特征——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疫情下的生计. 《农业经济问题》,2022(01):52-64.

4. 李小云、徐进. 消除贫困:中国扶贫新实践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20,35(06):20-43+242.

5. 徐进、李小云. 论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与政策的相关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20(10):149-155.

6. 李小云、李嘉毓、徐进. 非洲农业:全球化语境下的困境与前景.《国际经济评论》,2020(5):61-75.

7. 李小云、徐进、于乐荣. 中国减贫的基本经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11-21.

8. 徐进、李琳一. 中国减贫:从地方性实践到全球性意义.《文化纵横》,2020(3):107-115.

9. 李小云、徐进、于乐荣. 中国减贫四十年: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的尝试性解释.《社会学研究》,2018(6):35-61.

10.李小云、徐进. 我国公众对援外的意向性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59(5):156-167

 

六、出版著作(含章节)

1. 徐进、曾艳、李小云等著:《大城大村:昆明都市圈“新乡村”的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待出版)

2.李小云、吴忠、徐进主编:《南南合作:中国的实践与贡献》,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年9月.

3.徐进(译):亚洲的缩影——意指、喧嚣与都市主义风格. 载詹姆斯·弗格森著、杨芳等译:《现代性的前景:赞比亚铜带省城市生活的神话和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4.徐进:波兰的国际发展援助. 载李小云、王伊欢、徐秀丽编《国际发展援助——非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5.徐进: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的运行、功能与机制. 载李小云、王伊欢、唐丽霞编《国际发展援助——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6.徐进(译):巴西、智利、墨西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对不平等的影响. 载吴忠编《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公共服务与减贫》,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七、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贫困的终结》英文外译项目,2021

2.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规划项目,中国国际扶贫中心,2021

3.乡村振兴政策机制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21

4.扶贫专题系列产品深度国际化开发项目,国务院扶贫办,2020

5.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昆明市农业农村局,2020

6.新时期国际减贫交流战略提升项目,中国国际扶贫中心,2020

7.中国对外援助的公众认知研究,英国国际发展部/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2013-2015

 

八、其他(获得奖励、荣誉等)

1.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框架研究报告(第二作者),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